2021年,全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各项民生工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新建、改造幼儿园9所,规划新改扩建城区初中12所,建设教师周转宿舍116套;投资1328万改善三所高中办学条件,启动二高迁建项目;一高2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依托高级技工学校、三农职业学院、郑州工商学院兰考校区,初步形成从中专到本科的梯次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师资水平,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92名,特岗教师380名,回调兰考籍教师25名。率先实施“县管校聘”,开展义务教育学位派位制改革,实施划片招生;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强化学生餐饮安全监督管理;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实现全县中小学一键报警、监控全覆盖。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发放补助资金4803万元,受益贫困学生达55669人次。
医疗体系不断完善。抓严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扎紧“四个口袋”,落实“四早”要求,构建县乡村三级防控体系,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固防线,实现了长周期内不发生疫情;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确保应接尽接。成立兰考县医疗健康集团,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全省十个直管县第一,全县常住人口签约服务率达52%,重点人群签约率97.16%。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成功创建2个国家卫生乡镇、8个省级卫生乡镇、61个省级卫生单位。实行多元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5家县级医疗机构实行DRG付费总额预算管理。县中医院、东方医院等5家机构被确定为定点护理服务机构。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审核审批权下放,低保人员、残疾人家庭、特困老人等困难群体生活补助标准持续提高;持续深化分类供养,保障失能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广泛开展“99公益日”慈善募捐活动,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公益性公墓建设,稳步推进殡葬改革;高标准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着力提高为老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儿童之家、社工站建设,筑牢儿童关爱保护基础;完成全县162户(人)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为262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完成省下目标任务的164%;全县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到97.62%,位居全省前列。通过全省双拥模范县验收。
文旅产业不断壮大。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提升2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乡村配置50万元的文化活动器材和2.4万册图书;对张良墓、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厅进行保护性维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年组织文化演出680场、文艺培训212场、全民阅读活动152场。传承保护传统文化,2处文物单位入选河南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2项非遗传承人入选河南省第五批省级传承人。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亮点,完成文旅主题公园、高速口光大驿站打造,持续推进黄河湾研学营地建设;4处景区(点)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3处景区(点)入选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成功举办中国·兰考民族音乐会暨兰考县首届民族乐器十佳品牌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