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动态 > 正文
以“枫桥经验”开启“兰考之治”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公安根基
打印 【字体:

近年来,兰考县公安局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载体,探索实践“一村(格)一警”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县公众安全感、执法满意度连续三年大幅度攀升,2020年度位居全市第一,其中执法满意度全省第一。全市“一村(格)一警”及“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兰考召开,“兰考模式”得到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部长王小洪和顾雪飞副省长的批示肯定。

一、突出战略定位,精心设计谋新篇。市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村(格)一警”及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时任开封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蔡松涛,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李明俊,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马中虎等领导多次到兰考县公安局和派出所调研指导工作,确立了以深化完善“一村(格)一警”机制为核心,以情指行一体化为牵引,以村格警务、街面巡防、智慧村居为重点,全面提升县域社会治理能力的工作思路,并将“一村(格)一警”及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纳入《兰考县乡村振兴规划》和《兰考县科学发展顶层设计》;政法、财政、人社、组织等部门在民警辅警招录、管理、培训、保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县委县政府、县局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构建网格化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并全县扎实开展“一村(格)一警”及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二、突出机制引领,建章立制管长远。兰考县公安局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试点作为契机,率先打造惠安、坝头两个标杆派出所,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一是优化派出所警力配置。通过精简机关,倾斜基层,新入职民警全部充实基层派出所,全面解决五人以下派出所问题。目前,全县派出所民警人数达到166人,占县局总警力42.6%。其中社区民警69人,占派出所警力41.5%,派出所所长平均年龄41岁,民警平均年龄32岁。积极协调县委县政府加大辅警力量配备,全部实现“一格一辅警、一村一辅警”。二是优化派出所警务机制流程。惠安、坝头等派出所充分运用一村一警及社会治安防控实战平台,持续优化“一室两队”改革成果,合理设置综合内勤、社区警务、案件办理等岗位,重塑了重点人预警、视频侦查等机制流程,实现了工作效率倍增。三是建立机关服务基层机制。局直单位40岁以上无基层工作经验者全部充实到派出所,派出所出现警力、技术不足时,局直警种负有“无条件、有时限”的响应义务,在每月的讲评会上,全局民警要对机关服务基层情况进行测评打分,得分连续落后的局直负责人要上台表态发言红脸出汗,成绩领先的将作为年底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健全合成作战机制。充分整合反诈、情指、网警、经侦等警种资源优势,打造县局合成研判中心,合成作战中心根据基层提出的需求,全力服务基层派出所。同时,每天对110警情开展研判,研判出有价值线索的,以指令形式第一时间下发派出所等实战单位,增强了警种工作合力和派出所工作精准度。

三、突出“四项建设”,提质增效添战力。一是坚持派出所科技化建设。在省厅、市局的主导下,建成“一村一警及社会治安防控实战平台”,打造了智慧街巡、重点人管控、智慧小区、智慧内保等6个子系统,对接15大类、138项各类数据资源,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二是坚持派出所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借力十三五规划,加大基层基础硬件投入,投入2000余万元,对17个派出所全部新建改建,对36个警务室、418个警务工作站全部升级改造。“乡镇基层民警每人一间房,城市基层民警每人一张床”的标准全部达到,图书室、健身房成为标配,为派出所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切实营造拴心留人环境。三是坚持雪亮工程建设。利用视频监控破案、服务群众已成派出所最有效的有段,雪亮工程一期已全部建设,各类高清视频监控1700路,做到县城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全覆盖。雪亮工程二期有序推进,在农村地区按照每个村不少于8个视频监控的标准,计划建设视频监控4000路,人像300路,车卡200路,确保做到全域覆盖,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预防打击犯罪、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保障民生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坚持队伍正规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队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岗位练兵,每年组织优秀基层民警外出学习,先后到浙江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西柏坡、红旗渠等地实地学习培训。充分利用兰考本地特色资源,对照焦裕禄精神和“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两面镜子,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斗争精神,锤炼过硬本领,激发队伍活力。

四、突出共建共治,积极融合“破难题”。准确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以实施“一村一警”战略作为打造共建共治格局的“牛鼻子”,坚持主动融入、整合资源、专群结合,打造多元化警务模式,推动警务工作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切实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一是主动融入基层政权。全县454个行政村的民辅警全部进入村“两委”班子,兼职基层网格员,参加“5+N”固定党日、村支部会议,协助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积极参与基层事务。以“护家义警”为典范,大力培育发展平安类社会组织,全方位推动警务共同体建设。二是创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坝头张庄村探索建立“讲理堂”调解模式,融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各方资源,为辖区群众提供专业、及时、有效的矛盾纠纷调解和法律咨询等服务。打通“一村(格)一警”智能工作台与“一中心四平台”壁垒,建立了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和流转处置工作机制,畅通矛盾纠纷移交渠道,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是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始终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出入境、户政、车驾管、治安、网警等单位窗口业务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办理,积极实行代办服务、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和街面警务站24小时自助服务等便民措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服务“六稳六保”,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帮助辖区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