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始终秉持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下,以“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为契机,培育地域特色,谱写双拥新篇章。
一、健全机制、保障有力,双拥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多年来,兰考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书记工程”来抓。着力构建党政互联、军民共建、社会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一是完善组织保障。成立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挂帅,亲力亲为,党政军齐抓共管,全体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以党政军座谈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县委常委“双月”点评会等为抓手,协调推进干部转业、退役士兵安置、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双拥模范城创建等工作进展。二是健全制度保障。先后制定《兰考县拥军支前协调机构》、《军人荣誉体系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双拥政策文件。同时,由县双拥办牵头,在“八一”建军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制定活动方案,指导全县双拥和军民共建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创建阵地保障。传承焦裕禄精神,永葆军人本色。2021年5月兰阳街道按照全国百家红色优秀基层服务站的要求,先后投资100多万元,高标准打造8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1500平方米的红色文化主题广场。退役军人服务站设有退役军人服务大厅、老兵议事厅、老兵谈心室、老兵俱乐部、老兵阅览室、老兵之家等功能室。各社区(村)服务站达到了“一屋一柜一桌一电脑一标识一专职人员”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党工委书记任街道服务站站长,17个社区(村)级服务站站长全部由党支部书记担任,现有7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了党支部书记职务,占比41%,23名退役军人进入社区村两委班子。
二、发挥优势、丰富内涵,双拥宣传氛围更加浓厚
充分利用焦裕禄纪念园和展览馆、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军人军属社会荣誉感,积极营造全民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浓厚氛围。一是打造宣传阵地。依托县金牛湖广场,沿环湖步道开辟双拥文化长廊,介绍双拥文化,宣传我县最美退役军人,潜移默化地培养干部群众爱军拥军情怀,在适龄青年中宣传英模事迹,激励青年学生爱国拥军军,树立携笔从戎、从军报国的志向。保守估计,每年在此接受拥军教育的群众超过10万人次。此外,在县主要街道公交站广告牌、路两旁广告牌、施工围挡等设立固定宣传展板2100余块。二是拓宽宣传渠道。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大力宣传双拥共建工作,线上依托兰考双拥网、兰考电视台、兰考手机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宣传报道各类双拥信息和政策举措。线下通过开展“送立功喜报”、悬挂光荣牌、走访慰问等活动,营造敬军崇军的浓厚氛围,广泛深入的国防、双拥宣传教育活动,让军民共建理念深入人心,推进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结对共建深入发展。
四、倾注真情、互办实事,军民共建活动常态开展
走进新时代,坚持在军民共建工作中想大局、把方向、抓关键,找准突破点,把握结合点,多样化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凸显特色亮点。以乡村振兴为载体,武警河南总队共建帮扶东坝头镇张庄村,累计投入154万余元,援建300亩苗木基地和11座温室大棚,解决贫困劳动力近百人,投入106万元建成党群活动中心,投入40万元,援建乡村大舞台,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办公环境,巩固基层党组织阵地,投入8万元,为张庄小学援建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教学环境。武警兰考中队官兵与共建村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定期探望结对村贫困户;以精神文明创建为依托,军地共同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爱亲孝老”饺子宴活动,官兵为老人烹饪爱心饺子,帮助村敬老院老人理发,洗衣服,开展军民文艺汇演等;以党建活动为支撑,联合结对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在结对村小学内开展国防教育宣讲,设立军营开放日,邀请共建单位参观交流;以弘扬焦裕禄精神为创新,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路上好八连”积极沟通联系,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73181部队到焦裕禄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73181部队50分队达成军民共建协议,互相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