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乡镇动态 > 正文
一宅变四园 农家展新颜
打印 【字体: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三义寨乡白云山村把“一宅变四园”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通村入户工程、坑塘治理、垃圾清运等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引导群众实施“一宅”变“四园”,既顺应了民意,又分类施策,美化了村庄环境,提升了村容村貌。目前白云山村315户大门院墙已全部拆除,一宅变四园已打造86户,外立面已完成157户,乡风文明和生态宜居的诗画村庄白云山已逐渐崭露头角。

一村一落是美景,一山一水总关情。为保障白云山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三义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点线面”的顺序依次铺开,落实“一保障三支撑”,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全力推进白云山村美丽乡村建设。一个保障:专班推进,提供组织机制保障。乡政府成立由4名班子成员组成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由乡人大主席牵头,其他3名班子成员各自负责一支施工队伍,紧盯工程质量和进度。每天早晚两碰头,当天问题当天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由分包班子成员统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村委当场沟通处理,减少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加快整体建设速度。截至目前,共现场解决问题48个。

三个支撑:一是干群支撑。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走好乡村振兴这条路,迫切需要一批扎根乡村的建设工匠。在白云山,村支部书记带头把自家院墙大门拆除,村两委干部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才有了后来群众自愿退界3-7米,拆除大门312处,院墙33072平方米,配房9340平方米,拆墙透绿后整合到村集体宅基地48亩。拆除的大门院墙及配房,还有整合的宅基地,市值2200万元,实际支付669万元,节约资金1531万元。老百姓既是美丽乡村的受益人,更是美丽乡村的参与者。在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带领下,全村480名村民迅速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于每个建设内容的确定、项目工程的实施、工作进展的监督,都有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为美丽乡村建设出力流汗。二是技术支撑:院墙、门楼拆除后堆成山的砖瓦哪里去?有没有废物再利用的可能?白云山村干部经过多方咨询,邀请河北邯郸技术人员现场把脉问诊,提出变废为宝的解决措施,把废弃砖瓦进行粉碎,用来做美丽庭院施工垫层,这样既解决了废弃砖瓦如何办的难题,又节约了垫层材料的费用。目前,全村拆除的6000余方砖瓦,已利用2000余方。三是人力物力支撑。为快速推进美丽村庄建设,乡级层面抽调执法队人员5名,由执法大队长带队,雇佣机械车辆3台、人力3名,专职负责美丽庭院前期清障工作,同时,村级层面有一名村干部带领人员和机械车辆负责其他清障工作,压茬推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后期施工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树绿云深处,田园满花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寄托着浓浓的乡愁,开展“一宅变四园”建设行动,传承了农耕文化,留住了乡愁记忆,群众在享受宜居宜业乡村生活的同时,也较好的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变现。下一步,三义寨乡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模式,让空宅基地“活”起来,实现变废为宝,为乡村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