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乡镇动态 > 正文
葡萄架乡:抓实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打印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葡萄架乡立足本土资源优势,以三“亮”(“亮”“量”“靓”)为抓手,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融合,跑出产业发展的“加速度”,激活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一、创新经营模式,擦亮“亮”度。葡萄架乡把发展壮大特色种植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有效抓手。一是持续放大“党建+产业扶贫”效应,采取“一个班子、一条路径、一套帮扶体系”的“三个一”工作模式,激发党员示范带动效应,让群众主动参与到蜜瓜种植中。同时,不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种植能手和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开拓眼界,并探索土地入股、返聘务工、资产收益“三类模式”,打好“组合拳”,织密“民生网”,筑牢党建对脱贫成果巩固拓展的引领作用。二是采取“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家庭农场+农户”为措施,以“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为辅助,形成协会负责销售和技术培训,合作社负责统一组织指导,农户负责具体生产的利益联接机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通过蜜瓜园区试验基地示范后,大力带动农户和合作社种植。如:杜寨产业园区新建166364㎡连栋薄膜温室按照年收益15%的模式进行合作经营,既创新了合作经营模式,也为村集体增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同时,还带动了一批没有能力发展产业的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去。三是充分发挥四新力量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新乡贤引进资金壮大蜜瓜产业、对接蜜瓜深加工企业;新阶层通过开设“蜜瓜讲堂”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新艺人讲好“那棚瓜”的故事,宣传家乡蜜瓜;新农民利用新技术,种好瓜,带头致富。从土壤到农家肥,从选种到育苗,从包装再到市场销售,充分发挥“四新力量”在蜜瓜全产业链中的优势动能,让农业有干头、让集体有油头、让企业有奔头、让群众有甜头。

二、坚持因村制宜,增加“量”度。一是结合村内资源禀赋、农户个人意愿,坚持“一村一品”,以种植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为抓手,推动种植业集聚化发展,以兰曹路为界形成“南瓜北果”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乡种植蜜瓜1600余亩,西瓜1000余亩、蔬菜1300余亩、羊肚菌145亩,新发展的羊肚种植产业每棚收益在3万元左右。二是不断加强技术指导,组织种植带头人和农户观看展销会、理论课堂、观摩基地等外出学习。同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培训,切实提高农户在种植管护、保花育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为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保障。三是借助滴灌水肥一体化现代农业科技技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满足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真正实现科技兴农。

三、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靓”度围绕特色产业扩基地、搞加工、促增值,大力支持产品深加工,进而延长产业链,形成品牌效应。一是借助国家级蜜瓜产业强镇和省级蜜瓜湖羊种养结合现代产业园等项目的实施,增加蜜瓜酒、蜜瓜汁、蜜瓜醋、蜜瓜干等产品深加工项目,从而带动产业链向纵深发展。目前,蜜瓜分拣中心、五农好食品基地已基本建成,萧美人食品也开始动工,以“兰考蜜瓜”育苗、种植、销售、储藏、加工、品牌创建的全产业链体系正逐步形成。二是以“兰考蜜瓜的发源地”为背景,以观光旅游为引领,整合资源,打造示范基地、产学研教育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蜜瓜新品种研发、试种、展示等板块,充分挖掘蜜瓜产业潜在资源,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形成农业产业与旅游、休闲、康养一体化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支撑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三是葡萄架乡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8700余亩,利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智慧农业,通过监控功能系统、监测功能系统、实时图像与视频监控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守好群众的“粮袋子”,助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做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乡镇,葡萄架乡下一个工作目标是在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上走在前、作示范,大力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持之以恒,接续努力,克服困难,突破乡村振兴发展瓶颈取得农业产业现代化决定性胜利。2022年,计划在216省道两侧新建蜜瓜种植园区2000亩,填补产业路两侧产业发展空白,优化产业路整体面貌。同时,对全乡蜜瓜种植区域进行整体谋划,规划万亩蜜瓜种植园区,提升“兰考蜜瓜”的知名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