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第20240016号提案
关于提升兰考县“共富工坊”品质,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一、“共富工坊”的现状
近年来,兰考县积极推动“共富工坊”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共富工坊”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共富工坊”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品质。
二、“共富工坊”存在的问题
1、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效应。
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
3、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和运营水平有待提高。
三、提升“共富工坊”品质的建议
1.加强品牌建设:鼓励“共富工坊”注重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加强品牌宣传、打造品牌形象等方式,提高“共富工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共富工坊”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投入,引导其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鼓励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共富工坊”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引进优秀人才,为“共富工坊”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完善产业链条:引导“共富工坊”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完善产业链条。鼓励发展“共富工坊+旅游”、“共富工坊+电商”等新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5.优化发展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共富工坊”的政策支持力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对“共富工坊”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提升兰考县“共富工坊”品质,对于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可以提高“共富工坊”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兰考县乡村振兴局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第20240016号提案的答复
胡志鹤委员(单位):
您(你们)提出的《关于兰考县“共富工坊”品质,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考县以创建全国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为契机,通过搭建“高标准农田+洁美乡村+共富工坊”模式,制定出台《兰考县规范“共富工坊”建设十条措施》,吸纳高标准农田建设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和村内剩余劳动力,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村村有活力”的新气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一、抓提升,在规范建设上下功夫。一是盘活闲置资源。在利用现有标准化厂房、帮扶车间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在外乡贤、本土人才、企业整合利用技术、资金、资源等优势,盘活村内闲置厂房、空心院以及村内小学和老村室等闲置资产,引进投资小、风险小、技术要求低、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建设以“厂房式、车间式、居家式”为主要形式的共富工坊,真正将闲资源变为活资本,截至目前,全县已盘活闲置厂房44座、空闲场所36座、空心院29座,共计109座83775平方米。二是优化发展环境。以“五融三用一管控”为建设原则,探索开展以“洁”字为主、“美”字为辅、凸显“乡愁”的“洁美乡村”新模式,全面、深入、持续改善村内外基础设施,提高共富工坊发展环境。对建成的共富工坊提出安全(指安全生产,设备安全、人身安全等)、规范(指整体提升、分区管理等)、物流(指快递物流等电商流通)、环境(指大的发展环境、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排查,加强“共富工坊”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确保工坊持续健康运营。三是统一完善提升。对全县“共富工坊”统一设计标识,并根据企业需求,“一对一”对厂房进行改造升级,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包括水、电、路等),全力确保企业生产需求,打消企业后顾之忧。目前,全县已建成共富工坊176家,其中,车间式工坊52家,厂房式工坊78家,居家式工坊46家,涵盖服装服饰、儿童玩具、户外家具、石膏娃娃、手工艺品、电子产品、酒店用品等共12个品类。
二、抓创新,在带动增收上见实效。一是注重模式搭建。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党建+工坊+农户”“村集体+工坊+农户”运营模式。针对个人投资建设的厂房,由村(社区)党组织主动对接本地龙头企业建设共富工坊,企业以租赁的形式,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环节放在农村,由企业集中组织开展岗前技能培训,优先吸纳脱贫户、监测户以及低收入人群就业;针对衔接资金、财政奖补建设的厂房,按照“联合开发、抱团发展”的思路,引导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合作社等建设“共富工坊”,村集体入股合作经营,采取“保底租金+分红”模式,按照每年厂房投资规模的5%为保底租金。二是定期摸排需求。定期对全县共富工坊岗位需求、培训需求进行摸排,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群体到工坊就业。在乡镇(街道)设置技能培训中心,围绕电动缝纫机、藤编、服装加工、电商直播带货等,通过现场教学、实操演练的方式进行专业系统的岗前操作技能培训,掌握技能的同时可以自由选择适宜的就业岗位。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电商直播培训4期519人、技能培训152个班次、培训4605人次,已实现就业3000余人。三是健全利益联结。通过将村集体闲置厂房、空闲场所、空心院等闲置资产出租或参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展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劳养结合”共富工坊利益联结新模式,建立“公司出单、基地接单、富余劳动力做单”的全链条式服务机制,将“共富工坊”融入村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村集体增收和养老助餐协同发展。目前,全县共富工坊直接带动就业1.2万人,其中脱贫户、监测户2592人,人均月增收2500元。
三、抓保障,在激励机制上加力度。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共富工坊”,在营业执照审批、消防验收、环保验收等建设手续审批过程中开通绿色通道,联合金融机构全域推进“整村授信”,对有信贷需求“共富工坊”做到应授尽授、应贷尽贷。按规定享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提升发展潜力。推动资本进乡村、推动科技进乡村、鼓励青年返乡、吸引乡贤返乡,培育挖掘“新农人”队伍,实施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充分发挥乡村、驻村工作队作用,积极对接生产订单,帮助扩大产业规模,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电商直播活动,产品推介等不断提升工坊的发展潜力。三是强化项目支持。针对闲置厂房盘活项目效益好、带动成效显著的,优先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按照新购置设备最终投资额的30%进行奖补。
联系单位:兰考县乡村振兴局
联系电话:0371——26998016
2024年0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