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第20240077号提案
关于发挥高标准农田综合效应,扛牢粮食安全的提案和答复
打印 【字体:

县政协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第20240077号提案

关于发挥高标准农田综合效应,扛牢粮食安全的提案

一、概述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集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了很多综合效应,例如:提高了粮食产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业协调发展、降低了农业生产对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更大程度提高了农民收入等多方面效应。“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显然说明想要发挥高标准农田综合效应,要以前期建设和后期管护两方面为重点工作。

二、目前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建设质量不高,建设标准较低,使用不久就出现质量问题,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较多;

2.后续管控不到位,管理不严格,设施闲置、丢失、毁损、道路塌陷、排灌渠道损毁等情况极为多见;

3.未落实责任,没有建立落实责任主体及管护经费等问题,未开展后续监督管理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三、有效发挥高标准农田综合效应,建议如下

1.加大管护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工程建后管护工作的认识。最大程度上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采取各种形式的活动、各种会议进行管护工作的深入宣传。

2.完善工程建后管护制度,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产权归属、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提高工程建后管护水平。

3.加强对项目工程管护工作的督查指导和监测评价,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保证项目监督责任和管护责任。对高标准农田已建、在建及待建工程开展摸查工作,对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的施工方进行处罚,严防偷工减料、确保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民生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要真正做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不仅要做好其建设工作,还要对其建后的管护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重视,要在最大程度上将其综合效应发挥到最大。因此发挥高标准农田综合效应,扛牢粮食安全,是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县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兰考县农业农村局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20240077号提案的答复

沈玉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高标准农田综合效应,扛牢粮食安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三农”工作的深切关注。可以看出,您在提案中涉及的问题,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非常切合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兰考县在2023年获批创建首批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计划在2023—2025年建设期内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58.99万亩。其中: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3.83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5.16万亩。到建设期末,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99.91万亩,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一)统筹六“一”建设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为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六个一”。规划一张图。自下而上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打破原来的田埂路埂和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界限,制定高标准农田3年规划图,三年内打造高标准农田60万亩。建设一把尺。按照“六化”标准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气、技、管综合治理,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管护一盘棋。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县平台公司、经营主体等多方参与的联动管护机制,建立“田长+井长+管护员+维修员+保险”的管护制度。数据一张网。依托通信公司,建立高标准农田数字农田信息平台,集病情、苗情、虫情、墒情等为一体的“农情”监测站,配备5G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根据空气湿温度、雨量、土壤PH值等,实现精准调控、自动灌溉,实现数据预警、田长吹哨、部门报到、处置销号。绿色一个池。在每个高标准农田万亩方内以村为单位,因地制宜布局储粪池,通过水肥一体化机利用,实现粪污利用,变废为宝,种养循环,改良土壤有机质,助推生态绿色农业发展。增收一本账。经测算,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实现节水节肥增产,年均增收节支约为453元/亩。

(二)科学利用现代手段,发展绿色农业。数字赋能。以高效管理为导向,依托高标准农田数字信息平台,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功能”的模块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生产、管护相融合,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互融互通、实时共享,打通数据库、信息库、业务库和管理库,避免重复建设、数据共享能力不足等问题,以“一张网”管到底,提供信息监测、智能控制和高效管理,发挥信息引领和综合效益。地力提升。通过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土层改良、土壤培肥等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升土壤肥力。绿色循环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如秸秆、花生壳等)及畜禽产生的粪污加工成有机肥,探索出一条“秸秆→养殖→粪污资源化处理→还田”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种养循环融合发展。科学布局储粪池,对户厕粪污、畜禽粪污进行集中处理,经过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水肥一体化实现循环利用,通过推进种养结合,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三)建立保障配套机制,保障群众利益。投工投劳机制。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内广大群众投工投劳,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担当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员,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和管护全过程监管,解决“政府干,群众看”的问题。保险机制。1.由经营方购买农作物成本保险,提高种植大户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防范风险能力,保障群众利益;2.采用“商险”基金管护模式,县财政出资为全县机井投保,维修员由保险公司负责,对全县机井进行维修,确保长期发挥作用。3.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综合保险+管护”,鼓励投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险,引入第三方风险管理服务机构,全过程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管护、维修,进一步明确权责利关系,有效发挥“保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双重监督作用。监督机制。实行专班县领导、农业农村局、业主、监理、乡村、群众“六位一体”监督,项目乡镇、村选聘老党员、老干部担任质量监督员,联和村干部共同监督工程质量,充分发挥受益群众监督的作用,有效解决项目建设点多、面广、量大,施工质量监控难问题。维护机制。建立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县平台公司、经营主体、专业管护公司、保险公司和农户等多方参与的联动管护机制,建立“田长+井长+管护员+维修员+保险”的管护制度。

您提出的建议对我们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非常有用,现已转达给相关负责领导,将开展全面的调研,以期最大限度服务人民,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农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兰考县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13653800035


2024年8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