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焦裕禄诞辰百年
红色东坝头镇,闪亮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
位于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的兰考县东坝头镇,古称铜瓦厢,1952年、1958年毛泽东主席两次到此视察,留下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坝头镇调研指导工作,为该镇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牢记嘱托,践行使命。曾经受风沙肆虐的东坝头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16136”总体工作思路,在乡村振兴、红色旅游、科技兴农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探路示范,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乡镇呈现在世人面前,闪亮在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
党建引领,为干事者“加满油”
该镇强化党建引领力,镇班子成员包村,开展“乡镇联系村、党员联系户,创先进党组织”活动,推动机关党组织和村党组织共驻共建,探索创新出“党建+信访”“党建+民生”“党建+疫情防控”等工作模式。目前,该镇在全县“四面红旗”评选中,全镇15个行政村荣获24面“红旗”;在全县“明星党组织书记”评选中,4名村支部书记分别荣获四星1名,三星1名,二星2名,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推进村级党组织比学赶超,开展无职党员“五争五带头”“我为群众办实事”“支部书记论坛”等活动,在全镇营造起“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快干慢”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
干坏“不一样的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东坝头镇支书论坛暨“三问三比”大讨论活动
产业发展,跑出经济“加速度”
近年来,该镇按照全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部署,充分发挥镇域内土地、空间、资本、市场等多重优势,因地制宜,多方发展,无缝衔接,逐渐形成了“四区发展、两带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区即南板材工业区、北牧草种植区、东农副产品加工区、西文化旅游区。其中,南板材工业区入驻企业45家,吸纳就业1020人,标准化厂房22万平方米以上,是该县六大特色园区之一。北牧草种植区借助黄河滩区优势,积极推进优质饲草(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目前饲草产业规模达到3.5万亩,成为省内最大的优质牧草生产基地。东农副产品加工区,依托奥吉特蘑菇产业园,发展标准化智能菇房60间,种植面积26400平方米,年产鲜菇6300吨。西文化旅游区利用黄河湾文化主题公园、毛泽东视察黄河纪念亭、四面红旗主题馆、焦裕禄精神教育体验基地
等旅游景点,打造红色旅游基地。
两带即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以“黄河大河景观、黄河文化体验”为抓手,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黄河湾风景区,加快“黄河湾风景区A区研学基地”和“B区铜瓦厢古镇复建”项目建设,努力打造集生态、旅游、康养、观光为一体的5A级旅游景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带对四区内产业进行无缝对接、联动发展,形成“产业+旅游”闭环路线,推动高效特色农业、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如今,该镇“南边工业强、北边牧草旺、东边乡村美、西边黄河靓”的格局已逐渐形成,已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张庄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兰考黄河水利风景
区被认定为第十九批国际水利风景区。
优质的黄河滩区苜蓿草基地
综合整治,乡村真正“靓起来”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该镇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相结合,与路域提升相结合、强力推进“两违”整治、“沿路跑”治理和“空心院整治”,持续实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依托“一宅变四园”、美丽庭院打造项目,进行庭院果树及其他绿化树木栽植,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下足绣花功夫,做到“拆墙透绿、见缝插绿、退硬还绿、少硬多绿”,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拆除邻路邻街宅院围墙,改造为菜园、果园、花园、游园,实现农村庭院“一宅变四园”。2021年,该镇长胜村、张庄村,在村两委干部带领下,共拆迁房屋144户约1.5万平方米,腾出空地2.5万平方米。
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满,该镇也成为名副
其实的”兰考后花园”。
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
乡风文明,引领社会“新风尚”
该镇借助幸福家园大讲堂、动员社会乡贤、成功人士各类统战力量举办饺子宴,开展一年一度的德孝之星评选,评选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最美志愿者、最美保洁员等东坝头镇最美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加以积分奖励,让群众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更加坚定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开展“晒被子·送温暖”、“陪伴父母去洗澡”、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全年评选兰考文明户1400余户,进一步传递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社会正能量,倡树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乡风文明饺子宴
目前,该镇15个行政村实现“文明”全覆盖,其中创建县级文明村9个,市级文明村5个,国家级文明村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