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兰考县人民政府批复,兰考县人民政府予以印发,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河南省、开封市重大部署,实现兰考县国土空间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特编制兰考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兰考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兰考县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编制兰考县乡镇及各类空间规划的基本遵循,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现代化兰考建设。
二、编制过程
按照国家、省的要求和开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县自2019年10月全面启动兰考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出台《兰考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调、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由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总牵头,联合泛华建设集团共同编制《规划》期间多次召开部署会、推进会、座谈会,并多次征求县直部门、乡镇政府、相邻县区和专家意见,成果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规划》按要求履行了法定报批程序,规划草案面向社会进行了公示,规划成果通过了专家评审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委规委会、县人大常委会、市委资源规划委员会、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市人民政府审核,县人民政府印发实施。
三、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对《规划》的编制目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范围、规划期限进行了阐述。
第二章规划基础。对我县的地理格局、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状特征、面临问题和机遇等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目标定位与策略。
践行“三起来”,统领发展定位与目标。 规划坚持以领袖嘱托为总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以把兰考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高地、全国共同富裕县域新样板、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新示范,全国县域改革创新新典范”为总体定位,全力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 。
实现区域协同,高质量融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实现区域协同,高质量融入郑开同城化进程,以产业协作、交通互联、生态共育、文化共享、公服共建为路径,助推兰考全面融入郑开同城。
第四章以“三区三线”为基础,落实“三区三线”,构建国土空间格局。按照底线管控引领国土空间安全永续发展、郑开兰同城引领区域开放发展新格局、城乡一体化引领全域全要素高效贯通、产业融合引领强县富民迈向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构建“一带两廊三区三心”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为筑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基础,《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一是精准划定“三区三线”。二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三是加强生态保护。
第五章贯通发展要素,促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
一是优化城乡居民点体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发展引领作用,构建兰考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强化乡镇支撑作用,提升其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农村人口转移承载能力;加强村庄基础作用,与中心城区、乡镇共同构建“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纵横成网的城乡居民点体系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构建“1+3+5”产业体系(“1”即一个现代农业基础产业,“3”即现代家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5”即民族乐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文旅研学和现代物流五大特色产业)。
三是促进城乡用地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严格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实现农用地结构基本稳定;逐步减量村庄建设用地、高效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基本稳定;保障交通、能源、水利、殡葬等重要项目需求,合理增加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
四是实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养老服务设施优质化、文化体育设施普惠共享,在县域范围内构建15分钟生活圈。
第六章加强资源保护,实现安全永续发展,一是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严守耕地底线,稳固现代高效的农业空间格局
二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过减少地下水、合理利用地表水、充分利用引黄和南水北调等外调水、加强再生水回用规模等途径,优化供水水源结构;通过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合理控制农业用水、提升城市综合节水能力,提高用水效率,保证水资源供需平衡。。
第七章高标准构建安全韧性的支撑体系
一是建设“空、公、铁”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完善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体系。三是增强安全韧性。
第八章高水平营建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文明新城
一是按照“精致老城,拓优新城”的规划思路,优化中心城区空间格局
二是完善城市用地布局
三是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和生活圈布局,配置“县、片区、社区”三级公共设施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干渠、水库等组成的水网和贯穿城区的滨水绿带、防护绿带为基础,构建水景优美、绿地均衡布局、生态良好的蓝绿空间系统营造高品质蓝绿空间。
五是构建绿色高效城市交通。
六是明确各风貌分区的风貌定位和建筑风格引导;将焦裕禄干部学院周边区域等划为城市风貌重点片区,严格管控新建建筑的高度、密度以及风貌控制,以确保老城区、城市重点区域以及主要景观通廊的空间品质塑造城市风貌
第九章实施保障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党委和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主体责任。二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落实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指引。三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四是落实重大项目推进要求,保障规划有序实施第十三章提升治理能力,保障规划有效传导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