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推荐专题 >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 > 网络检索指标
    • (一)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 (二)推进“放管服”改革
    • (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一 )健全地方政府制度建设机制制
    • (二)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 ( 一 ) 依法决策机制健全
    • ( 二 ) 公众参与
    • ( 三 ) 专家论证风险评估
    • ( 四 ) 合法性审查
    • ( 五 ) 集体讨论决定
    • ( 六 ) 强化决策规范化建设
    • ( 一 )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 ( 二 ) 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 ( 三 )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 ( 四 )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 ( 五 ) 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 ( 六 ) 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 ( 七 ) 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
    • ( 一 ) 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制度
    • ( 二 ) 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
    • ( 一 ) 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
    • ( 二 ) 有序推进行政裁决工作
    • ( 三 ) 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 ( 四 ) 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
    • ( 五 ) 加强信访工作
    • ( 一 ) 形成监督合力
    • ( 二 ) 加强和规范政府督查工作
    • ( 三 ) 加强对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
    • ( 四 ) 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
    • ( 五 )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 ( 一 )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 ( 二 ) 落实重点问题事项
    • ( 一 ) 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
    • ( 二 ) 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
    • ( 一 ) 强化领导机制
    • ( 二 ) 健全责任机制
    • ( 三 ) 完善推进机制
    • ( 四 ) 加强队伍建设机制
    • ( 五 ) 强化激励机制和导向作用
3.依法实施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不存在以备案、登记、行政确认、征求意见等任何方式设置的变相许可事项。
查看更多>>
4.全面普及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行政审批事项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不断压缩办理时限。
查看更多>>
5.对各类证明事项,凡没有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依据的一律取消。对保留的证明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政府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不得索要证明。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
查看更多>>
(一)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无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以及收费一律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明确办理时限、工作流程、申报条件、收费标准并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的人、财、物与政府脱钩。
查看更多>>
6.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际办理时限不超过5个工作日,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流程逐步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持续“减证便民”,着力打造“企业开办+N项服务”模式,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查看更多>>
7.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形成全覆盖、零容忍、更透明、重实效、保安全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 探索一业同查2023-08-09
  • 兰考县推进“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工作动员会2023-08-09
查看更多>>
8.全面梳理现有涉企现场检查事项,通过取消、整合、转为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压减重复或不必要检查事项,涉企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明显减少。
查看更多>>
9.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制定并落实政务服务标准和规范,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自助办理等制度。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拓展异地“代收代办”,优化“多地联办”,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跨省通办”窗口。
  • 户籍迁移“跨省通办” 便民利民免于奔波2023-08-09
  • 兰考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再提速2023-08-09
查看更多>>
10.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提供更多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推动更多跨事项、跨部门、跨层级联办“一件事”落地实施。
查看更多>>
(2)政务服务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百分之;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机构基本实现“应进必进”,且百分之80以上实现“一窗”分类受理。
  • 兰事办 最多跑一次2023-08-09
查看更多>>
11.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涉企涉民高频事项接入省统一受理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接入率达到百分之80以上,支撑线上、线下实现“受审分离改革”,逐步实现线上线下无缝隙衔接、同标准办理。
查看更多>>
12.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确保事项集中、人员配备、服务机制“三到位”,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推动政务服务适老化改造,保留传统收费窗口,不存在拒收现金的现象。
查看更多>>
13.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公开政务服务评价信息,强化服务差评整改,实名差评回访整改率达到百分之百。
查看更多>>